来源:财经十一人 除了融资难,旭辉销量下滑,为何预售资金提取慢等共性原因,也缺部分项目资金周转受合作方牵制,旭辉也导致了旭辉现金流紧张 文 | 刘昕 王博 五家示范房企之一的为何旭辉(0884.HK)也缺钱了。 9月底,也缺旭辉未能如期偿还一笔非标债务引发投资人和业主关注。旭辉《财经十一人》获悉,为何发生纠纷的也缺项目位于天津滨海新区,为天津兴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(下称“天津兴卓”)旗下的旭辉部分非标债务,天津兴卓持有天津滨海新区一个住宅开发项目旭辉滨海江来。为何 天眼查显示,也缺天津兴卓的旭辉两大股东为大业信托和平安不动产。旭辉2022年中报显示,为何旭辉对于天津滨海江来项目占有权益为30.5%。也缺项目地块于2020年9月30日通过招拍挂市场拍得,该项目出让面积为8.99万㎡,目前已预售面积为7.19万㎡。 一位股东方知情人向《财经十一人》透露,旭辉质押了该项目部分股权给大业信托,项目本身卖得不错。在合同到期之前,旭辉想和大业信托谈展期,但后者想尽快清算,因此产生了纠纷,目前,双方正在谈判。截至发稿前,旭辉未回复谈判进展。 《财经十一人》获悉,包括旭辉滨海江来,旭辉在天津约五个项目销量和利润均不错,但预售资金提取较困难。 旭辉大本营在上海,主要布局一二线,2017年进入千亿房企阵营,今年上半年,公司权益销量位于前20。旭辉以财务稳健著称,截至2022年6月30日,其“三道红线”指标处于绿档,与碧桂园、龙湖、美的置业、并列为五家示范民营房企。 示范房企意味着能拿到更高的授信额度和更低的融资成本。8月-9月,在全行业企业债几乎发不出去时,示范性民营房企陆续发行了由国企增信机构担保的债券。9月21日,旭辉也在其列,发行规模12亿元,期限3年,票面利率3.22%。但其现金流紧张的信号,仍在一周后出现了。 预售资金提取难 10月15日,为了缓解业主焦虑,旭辉在长沙与旭辉铂悦湘江的业主开了一次沟通会。 一位参加沟通会的业主透露,旭辉反馈,因为各地预售资金监管趋紧,地方项目很难把资金调到集团,所以集团层面资金较紧张,但卖得好的项目资金比较充裕。现在旭辉的资金,首先保交楼,其次保员工工资,然后保银行。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到位资金(房企报告期内实际可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各种货币资金及来源渠道)主要分为,国内贷款、利用外资、自筹资金、定金及预收款、个人按揭贷款和其他资金。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,2022年1月-8月,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0817亿元,同比下降25%。各资金来源渠道中,占比排前三的是自筹资金、定金及预收款、个人按揭贷款。其中,定金及预收款、个人按揭贷款共占房企到位资金的48.6%,房企预售资金也主要来源于这两部分。 然而,今年1月-8月,房地产行业除了“利用外资”一项较去年增长11.6%,来自其他渠道的资金均有所下降。降幅最大的是定金及预收款,较去年同比下降35%,个人按揭贷款也下降了24.4%。这意味着房企的预售资金在下降。 同时,各地对预售资金的监管也在加强。 《财经十一人》从一位旭辉杭州前员工处获悉,在预售资金监管趋严之前,公司可以将卖得好的项目资金提取出来,用以支援其他城市的项目。但现在,提取项目资金时,银行会登记钱款用途,项目的钱基本只能专款专用,用于本项目的建设。 据《财经十一人》不完全统计,2021年下半年以来,包括西安、天津、重庆、乌鲁木齐等在内的36省市陆续出台新政策,提高预售资金监管标准,确保项目不停工、不烂尾。 根据旭辉2022年中报,受限制银行存款和银行结余及现金总计312.4亿元,其中受银行监管的仅可用于指定物业开发项目的资金为110亿元,占比达35.2%。 五家民营示范房企中,还有碧桂园、美的置业两家披露了预售监管资金情况,碧桂园受限制的预售监管资金为244.9亿元,占银行及库存现金的16.55%,美的置业,这一比例为24.8%。 根据旭辉财报,2022年上半年,旭辉合同销售金额排名前十的城市是长沙、苏州、南京、北京、成都、上海、武汉、天津、乌鲁木齐、温州。这十城的合同销售金额占合同销售总额的56.1%。 (旭辉2022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排名前十城市。来源:旭辉2022年中报)这十个城市大都爆发过不同程度的停贷事件,旭辉重仓城市之一长沙,是烂尾楼重灾区。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对24个重点城市的监测数据,截至2021年底,长沙尚未交付问题项目总建面446万平方米,尚未交付问题项目总套数28139套,在24个城市中均排名第一。 (2021年末24个重点城市已停工、延期交付问题项目汇总情况。来源:克而瑞研究中心)面临保交楼压力,长沙对预售资金的监管更严了。 今年8月,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通知》(下称《通知》),确定了预售资金采取“全额全程、流向流量、监测监管”方式,实行“政府监管、银行监控”模式。 《通知》规定,重点监管额度为预售资金总额的 20%,主体验收后,重点监管额度不得低于预售资金总额的 10%;房屋竣工验收备案后,方可解除全部预售资金的监管。对于非重点监管资金,在保证项目工程进度和房屋按期竣工交付的前提下,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取使用。 《通知》还提到,所有预售资金,监管银行不得擅自扣。按照“留在项目、留在当地”的原则,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将资金挪作他用,设立子公司的房地产开发企业,集团公司不得擅自抽调。 前述长沙旭辉业主表示,《通知》出台之前,长沙已经选取一批项目纳入重点监管,旭辉也有项目在其中。这批重点监管项目主要包括两类,一是,涉及长沙形象的重点工程,二是,开发商本身有负面消息的项目。 《财经十一人》向长沙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求证上述情况,工作人员表示,长沙的确划定了一批重点监管项目,对预售资金的监管较《通知》更严格,需要房屋交易管理中心的预售资金监管科先核查钱款的用途和流向,然后银行再拨付,这批重点监管项目的名单不对外公布。 上述工作人员还提到,2017年至2022年8月期间,长沙市规定预售资金的重点监管额度为25%。今年8月份出台的《通知》,虽然将重点监管额度降低为20%,但是资金支取的节点也调后了,房屋封顶之前都不能提取重点监管资金,因此,留在重点监管资金中的钱比之前更多。同时,重点监管额度之外的部分,要求不能脱离长沙,并优先用于工程建设。 据《财经十一人》统计,不止长沙,旭辉合同销售金额前十的其他城市,近一年多来都出台了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的政策,或者有加强监管的趋势。 (旭辉2022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前10城市预售资金监管措施。来源:各地政府官网)合作开发埋隐忧 较严的预售金监管是地方政府为了保交楼进行的普遍动作,不只旭辉,重仓这些城市的房企均可能受到同等限制。相比预售金监管,合作开发过多也给旭辉的现金回流造成了一定阻碍,这是少数几家房企面临的问题。 旭辉是较早涉足合作开发的房企,曾被称为“合作之王”。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,今年1月-9月,旭辉全口径销售金额为1043.2亿元,权益销售金额为615.5亿元,权益销售额占比为59%。这意味着旭辉的全口径销售额中,有四成归属于它的合作企业。 对比今年1月-9月全口径销售金额前20位的其他房企,旭辉的权益销售额占比排名倒数第三,仅高于融创(58%)和绿城(55%)。权益销售额占比低,表示企业对合作模式的依赖程度高。 依靠合作开发,旭辉的销售额实现了快速增长。2015年旭辉全口径销售额为312.5亿元,2017年全口径销售额已增长至1040亿,跻身千亿房企。同时,归属于合作方的销售额占比也由2015年的29%,上升至2017年的40%,此后几年维持在40%左右。 合作开发让旭辉走出上海,业务遍布全国,也让其在资金运用时有了更多限制。 前述旭辉前员工提到,如果旭辉想要将一个合作开发项目的资金抽调到其他项目,旭辉的合作对象为了规避风险,可能不会同意将资金调出,资金就不容易流转起来。 另一位旭辉铂悦湘江的业主也证实了这种说法,他将这种限制称为“两把钥匙开一把锁”。合作方为了保证项目完成,即使自己的资金紧张,也不会从项目抽调资金,因为一旦抽调,旭辉也可能以同等比例抽调资金,就会耽误整个项目的进度。 合作开发的另一个限制是,合作对象一旦出现风险,旭辉可能会受牵连。今年3月,评级机构瑞银证券就曾发布旭辉的看空报告,指出旭辉有80%的项目非全资拥有,民营开发商的持股比例为38%,而民营开发商的资金状况恶化可能会给项目带来负面影响。 对此,旭辉控股执行董事兼CEO林峰在3月24日的业绩会上表示,旭辉对合作方一直是分类管理,在21个合作伙伴出现”爆雷”的项目中,只有7个还处于开发过程。而且,去年所有的项目都是封闭管理,这7个项目哪怕合作方出了风险,项目运营层面还是基本正常的,整体来说对旭辉的合作项目并不会有太大影响。 《财经十一人》获悉,旭辉对外的主要合作模式为财务投资与合作开发。财务投资主要合作企业包括,香港置地、恒基地产、平安不动产等财力雄厚的房企;合作开发的主要为地方国央企,如首开、北京城建等。 示范房企不是融钱金招牌 融资难是今年房企们面临的普遍问题,示范性房企也不例外。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,2022年上半年,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为3837亿元,同比下降53%。 (2016年-2022年上半年房企融资总量情况。来源:克而瑞研究中心)但因为财务状况较好,上半年,旭辉融资情况优于行业大部分企业。2022年财报显示,旭辉“三道红线”维持全绿档,是为数不多完成境内外多渠道融资的民营房企。 据《财经十一人》不完全统计,截至上半年,旭辉在公开市场获得四笔融资,合计超46亿元。今年9月,作为示范房企之一,旭辉发行人民币债券约12亿元,由中债信用增进公司提供“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”。 然而,旭辉的融资情况仍然不乐观,2022年上半年,旭辉融资性现金流转负,这意味着偿还债务的金额超过融到的资金,融资活动没能给旭辉带来正向的现金流。 (2017年-2022年H1旭辉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。来源:旭辉财报)不止旭辉,2017年至今,五家民营示范房企的融资性现金流整体呈收缩状态,受监管层背书的优质民营企业也陷入融资困境。 (2017年-2022年H1五家民营示范房企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。来源:五家民营示范房企财报)行业流动性难题待解 9月27日,终于发出中债增进的担保融资后,旭辉控股董事会主席林中发布了内部信,林中总结了旭辉出现流动性问题的原因: |